↓瘘管造口术模型↓
高级女性膀胱穿刺模型
多功能三岁儿童护理模拟人
高级压疮(褥疮)护理模型
高级灌肠和辅助排便训练模型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挽救、延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肠造口改变了患者排便的生理状态,随之而来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将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肠造口渗血:肠造口渗血通常在术后48 h内发生,多因肠黏膜血运较丰富,受硬物或摩擦等刺激易引起渗血。防治措施:本组患者出现造瘘口渗血2例,经过使用1∶1 000肾上腺素浸润的药棉湿敷在造口肠管,即达到了很好的止血效果。清洁造口时,应使用盐水棉球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用粗糙的纸巾。
2.肠造口水肿:由于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手术初期血清蛋白低下、肠管狭窄引起。防治措施:轻型水肿手术后自然恢复。未恢复者应根据病因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如补充血清蛋白,缓解肠管狭窄,造口袋选用直径较大的造口底盘,造口袋裁剪适合。本组患者出现3例造口水肿,均用10%的高渗盐水或硫酸镁湿敷2~3次,水肿消除。术后给予造口护肤粉外用,防止造瘘口炎性反应引起水肿。
3.肠造口狭窄:造口周边愈合不良,血液回流不良,造口黏膜皮肤缝线感染,筋膜或皮肤瘢痕组织收缩,克隆病复发,肿瘤压迫肠管,局部缺血和外露的结肠浆膜因受粪便等刺激引起浆膜炎,产生肉芽组织增生,继之发生瘢痕收缩与皮肤切缘共同形成环行狭窄。防治措施:为预防造口狭窄的发生,应定期手扩造口,术后1~2周开始指导患者及家属用食指戴指套后,涂以石蜡油,徐徐插入造口,10 min/次,2次/周,如已发生狭窄的患者应每天扩肛,先从小指开始,一般2~3次/d,逐渐改用食指、中指,坚持3~6个月。本组患者出现造瘘口狭窄3例,其中2例经手指扩张后狭窄解除,1例因局部炎性反应引起瘢痕挛缩,采用环行切除造口部瘢痕组织,将肠管全层和皮缘用细肠线间断缝合后治愈。
4.肠造口感染:注意观察,早期感染及时清洗和湿敷,加强抗炎治疗,形成脓肿则早期切开引流,剔除线头,若已形成瘘管则做瘘管切除或重做肠造口。肠造口是污染性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造口周围用碘纺纱布条围绕,可有效防止造口感染。加强无菌观念,术后及时清洁造口及更换肛袋,局部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粪性皮炎,均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5.肠造口回缩或内陷:术后保持造口清洁,对轻度回缩,造口边缘的黏膜尚可见时,予换药或行手指扩张,而对重度回缩,造口边缘已不能见到,或已有局部腹膜刺激征者,手术重建造口;使用凸面底盘;减轻体重。
6.肠造口旁疝:指导患者避免负重和体重增加;调整造口袋和灌洗步骤;使用弹性的造口袋,以适应腹部形态,如疝加重,则考虑手术治疗。目前认为经腹直肌旁造口易发生造口旁疝,而经腹直肌造口可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预防造口旁疝除应仔细检查缝合造口处组织外,严重腹胀应行胃肠减压。
7.肠造口周围炎:指导患者及家属加强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次排便后及时用清水或盐水棉球洗净周围皮肤,待干后涂皮肤保护膜或氧化锌软膏保护,对皮肤已破溃者在局部涂溃疡粉待粉剂被吸收后涂皮肤保护膜,佩带造口袋,及时清除粪便,更换造口袋护士在作造口护理时边实际操作边讲解护理步骤,逐步教会患者自我造口护理,同时讲述各种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轻松、准确掌握。经过细心护理,在短时间内均已好转。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避免食用产气、生冷、辛辣、刺激、粗纤维、不宜消化的食物,如笋、芹菜等,忌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空心菜、玉米等食物,以免造成频繁的排便,引起肠造口周围炎,应多食用蛋、新鲜蔬菜。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口服收敛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