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伤病员意识,轻拍重唤,确定有无呼吸。
3.立即呼救,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
4.将患者置于仰卧位,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左右膝分别置于颈侧和胸侧。判断呼吸5—10秒。
5.没有呼吸或仅是临终前喘息,立即心肺复苏。
双手掌根互相重叠放在胸骨中下段正中,十指相扣,双臂伸直与患者胸部垂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按压。按压频率须控制在一分钟100—120次之间。按压下陷幅度在5—6厘米,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按压部位在胸部双乳头连线中点。连续按压30次。
6.清理口腔异物,打开气道。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
7.人工呼吸。平静吸气,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将气体吹入,吹气维持1—2秒,连续吹气2次。胸外按压30次与人工呼吸2次循环交替进行。
8.判断。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都是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