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救核心步骤 |
当心脏骤停、气道阻塞等意外情况发生时,若能在“黄金时间”内获得及时急救,生存机会将大大提升。掌握急救技能,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为他人争取宝贵的生命时刻。本文中,笔者将带您了解“黄金时间”内如何应对常见急救场景,守护生命安全。
“黄金时间”是急救医学中的关键术语,其通常与急性病情的发展速度和疾病的可逆性相关。例如,在心脏骤停、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危急症中,患者的生命和功能损害往往与及时救治的时间密切相关。所谓的“黄金时间”就是在此段时间内,急救措施则可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而错过这一时间窗,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常见的五大急救场景如何快速应对?急救有什么核心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是心脏骤停
用“按压-呼吸-除颤”三部曲争分夺秒。心脏骤停为突发的生命威胁情况,迅速而准确的急救干预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应急响应的核心是“按压-呼吸-除颤”三部曲,确保每一步都迅速到位。
按压: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用双手掌根叠加在患者胸骨下半段,保持每分钟为100-120次的按压频率,压深约5-6厘米。
呼吸:若急救者具备足够能力,可以进行人工呼吸。确保气道畅通,将患者头部轻微后仰,捏住鼻子并通过口对口呼吸,维持每次呼吸大约1秒钟,确保患者胸部有明显起伏。
除颤: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当AED到达时,快速放置电极片并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电击可帮助恢复心脏正常节律,及时除颤提高生还率。
二是气道阻塞
掌握海姆立克法,让窒息者“喘口气”。气道阻塞,大多是由异物引起的窒息,其属于较为常见的急性生命威胁,因此需要利用海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判断窒息情况:首先,确认窒息者无法正常呼吸、讲话或咳嗽,且出现明显的窒息症状。如果窒息者还能咳嗽或讲话,不要干预,让其尝试自行清除气道异物。
站位和姿势:站在患者背后,双腿分开,稳定身体,避免被患者撞倒。用一只手握拳,拳头位于患者腹部上方,肚脐和胸骨之间。
用力压迫:用另一只手抓住握拳的手,快速向内向上用力压迫。这种动作模仿强力咳嗽,能产生强烈的气流,推动异物从气道中排出。
多次施救:如果异物没有排出,可以重复这一动作,直到异物被清除或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三是严重出血
使用压迫、包扎、止血带,减少失血量。严重外伤导致的出血是临床急救中的常见危急情况,若无法及时有效止血,则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面对严重出血时,急救人员会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失血量,为专业医疗救援赢得时间。
直接压迫止血:对于大部分小到中度的创伤性出血,直接压迫伤口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使用干净的纱布、绷带、衣物等物品,直接按压创口。按压时要稳固并持续,直到出血被控制。
包扎创口:在压迫止血的基础上,使用绷带进行紧密包扎,确保包扎紧密并覆盖整个伤口。包扎时要注意防止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后检查创口及肢体末端的血液流动情况,确保血流不被完全阻断。
使用止血带:如果伤口在四肢且无法通过直接压迫止血时,使用止血带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将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游(靠近身体的一侧),并收紧至出血停止,但注意不要过度紧绷以避免截断肢体的血液供应。每20-30分钟松开一次,释放部分压力,避免局部组织坏死。
持续监测和调整:在止血过程中,不要忽视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创口、伤员的体位以及意识状态,确保伤员处于稳定状态。
四是意外溺水
强调安全施救与CPR结合。在施救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对于非严重溺水者,首先要将其拖离水面,确保其呼吸道畅通并迅速检查有无意识丧失。
对于溺水导致窒息的患者,必须立刻进行心肺复苏(CPR)。施救者应先确认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若无呼吸,则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施行CPR时,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按压深度达到5-6厘米,保证每次呼吸后胸部有明显起伏,确保氧气输送到肺部和重要器官。
五是突发昏迷
判断原因(低血糖、脑卒中等),采取正确措施。突发昏迷是急救中常见的危急情况,患者意识丧失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包括低血糖、脑卒中、药物中毒等,此情况急救步骤如下:
第一,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和脉搏,则表明发生了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除颤操作。
网址:https://www.chenbokj.com/news/ |
|
上一篇:应急急救小常识 |
下一篇:常见创伤急救知识科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