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无论是家庭中的小事故还是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各种创伤。创伤是指身体受到的物理伤害,可能导致疼痛、出血、骨折等。在面对创伤时,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减轻伤害并挽救生命。了解常见创伤的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常见创伤的急救知识,以便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皮肤擦伤或割伤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擦伤与割伤是非常常见的创伤类型,比如人们骑车摔跤、切菜不小心切到手或不小心触碰到了锋利的物体就很容易受到这类伤害。在受伤之后,大家首先需要判断伤口的深度,如果伤口仅局限在皮肤表层,那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没有生理盐水的时候可以使用清水;在清洗伤口之后,就可以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涂抹消毒,并且使用创可贴包好,每隔1~2天打开伤口重新消一次毒直至愈合。如果伤口相对较深且有较多的出血,那么人们就需要使用无菌纱布将伤口紧紧的压住,如果出血状况在5分钟内仍未停止则需要在包扎止血的同时尽快前往医院。另外,如果人们受伤的地方活动受到了限制,或者是被生锈的金属、较长的木刺等划伤刺伤、或是被动物咬伤,特别是手指、足趾、关节等活动部位受到限制,则应当包扎止血后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相对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主要发生在一些身体受到撞击、关节不正常活动以及运动失误的场合当中,具体的损伤类型有肌肉的拉伤、关节的扭伤以及挫伤等。在出现这类损伤的时候,如果受伤部位出现了肿胀的情况,大家就需要及时采取冷敷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处理,并且在24~48小时之后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或热毛巾等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渗血过多并导致损伤进一步加重。如果软组织挫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肿胀不消褪或者关节附近损伤还未能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则需要尽早前往医院进行诊治,了解是否有其他损伤。
骨折
骨折是在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群当中常见的比较严重的一种创伤类型,当身体受到严重的外力打击的时候也会导致骨折的发生。而在应对骨折的过程当中,大家首先需要做的是判断自己的伤处是否有骨折,一旦伤处出现了铭心的压痛、肿胀、畸形或活动障碍,就应当考虑伤处存在骨折可能,并且按照骨折处理,尽快在附近选择相对坚固的木板、树枝等有一定硬度的条形或者是板形物体对肢体进行临时固定,实在没有固定条件的则可以将发生骨折的肢体固定在其他的健康肢体或躯干上,然后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烧伤烫伤
烧伤与烫伤是经常在人们进行食品烹饪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伤害,主要有火焰烧伤、开水烫伤或热油烫伤等。当人们的皮肤出现烧伤烫伤的情况时,应当立即脱掉覆盖在烧伤烫伤部位表面的衣物,并且使用大量的冷水对伤处反复冲洗约10~30分钟进行降温,之后立即前往医院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更好的避免烧伤烫伤状况的恶化。
伤口出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皮肤软组织受到损伤并出血这一情况也是相当常见的,而最容易受伤出血的则是人们的四肢,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的止血。在此过程当中,人们通常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布条等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以此将受损的皮肤紧紧地贴合,避免血液的进一步外流;如果患者的伤口附近有相对较大的血管,导致加压包扎止血法难以生效的情况下,则可以在肢体的近端进行绑扎止血。其中,如果损伤出血部位在上肢,则可以捆扎上臂上1/3的位置,而下肢受伤出血则可以捆扎大腿的中段。另外,为了避免肢体血液运行不畅而坏死,人们还应当每隔40~50分钟左右将捆扎带放松约2~3分钟,同时采取指压的方式止血直到血流停止。如果血流一直难以控制,则需要尽早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各种类型的损伤可谓是防不胜防,其中有的损伤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甚至会产生恶化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只有正确了解这些常见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并且在发生损伤的时候保持冷静的态度进行处理,才能更好的保障身体健康。
了解常见创伤的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所,创伤都可能发生。通过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减少伤害并保护生命。因此,鼓励每个人都参加急救培训,并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人,以创造一个更加有安全意识的社会。
网址:https://www.chenbokj.com/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