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措施 |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各种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疾病 、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都有可致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晕厥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常见护理问题有:①潜在并发症--心输出量减少;②知识缺乏;③焦虑/恐惧。 
主要的护理措施有: 
1、 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变化和危急征兆。 
2、 根据不同性格病人,做好心理安慰,减轻其心理压力,避免情绪紧张。 
3、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准备药物和抢救仪器。 
4、 室性心动过速病人备好利多卡因、除颤器。 
5、 房性、结性心律失常病人备好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 
6、 心动过缓病人备好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7、 心率少于每分钟45次,药物疗效不佳的病人准备安装起搏器。 
8、 室颤病人立即进行电除颤和心肺复苏。 
这里介绍下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 
1、每天早、晚和出现不适时测量脉搏,作好记录。2、告诉病人/家属心律失常复发时,如何采取适当措施。 3、心动过缓的病人,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屏气。5、让病人家属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和护理常识。 
 
 
 
新闻来自:https://www.chenbokj.com  
 
 | 
                       
					   
                      | 
                    
                    
 | 
                       
                    
                | 上一篇:全功能老年护理人,老年人护理模型  | 
               
              
                | 下一篇: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要点  | 
               
			  
					     
                      |   | 
                       
                    | 
                     
                    | 
                 
                
                    | 
                 
             
		  
		  
           |